开荒种菜 慰藉乡愁解寂寥_蔬菜研究所_小九直播杏彩体育彩票-小九官网首页
header
开荒种菜 慰藉乡愁解寂寥

开荒种菜 慰藉乡愁解寂寥

时间: 2024-08-24 04:55:19 |   作者: 蔬菜研究所


  【侨报综合讯】种菜,一项中华民族传统的神技能。从汉代西域屯田到南极科考种菜,从潜艇种到太空,连人们最爱的在线游戏都是农场种菜。只要有土壤,就有爱种菜的中国人。从耶鲁大学陪读家长种到非洲维和部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种菜传统的中国人遍布海外。能将这项特别的技能带到世界各地,这背后传递的其实是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文化基因支持着中国人探索着全球每个角落。

  什么东西是有史以来“最中国”的?去年3月,在美国提问网站Quora上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位台湾大学生这样回答道:“中国人特别擅长种菜,而且是‘随时随地’的”。

  新华网报道,早在汉代,移民们就跑去西域种菜;郑和下西洋,船员们在海上种菜;出国搞外交,外交官在大使馆种菜;去非洲维和,维和部队种菜……第一个在尼罗河畔种菜的,是中国人。

  哪里有土壤,哪里就有爱种菜的中国人。种菜,不分国界。来自中国不同城乡地区的一帮留学生父母们就在美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培养着共同的爱好——种菜。当孩子们在耶鲁为自己的学业打拼时,家长们通过这一些菜园结识朋友,并吃到新鲜而且熟悉的蔬菜。

  此前报道,耶鲁大学北部的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上如今被种满了韭菜、香菜等“来自异域”的蔬菜植物。这片“中国植物园”是由中国在美留学的研究生、博士生父母创造的,这群60岁以上的老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照顾他们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种菜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尝到家乡的味道。

  中新网报道,张女士来自北京,女儿就读于耶鲁大学医学院。来美国前,她从没做过农活。她说,现在每天在蓝天下种地,不仅收获了市场上买不到的新鲜蔬菜,身体得到了锻炼,还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老人张在贤说,在那里种菜让她很快乐,晒着太阳照顾菜园,呼吸着没污染的空气,感觉身体也更健康了。

  只要愿意种菜的家长,都得自觉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可以施肥,但是不能用杀虫剂;和邻居分享自己收获的蔬菜,哪怕对方不种地;外出时各家会互相帮忙照应菜地等。而若有人家要搬走了,他们还需负责找到下家,保证他们那块菜地还有人照料。

  菜园里种的除了各种香料,还有豆类、西红柿等。种子是从当地的华人市场买来,长出来的各种蔬菜就由住在附近的中国家庭分享。

  如今,这片十几年前开始慢慢成形的“耶鲁菜地”也随着慢慢的变多留学生父母的到来发展壮大,并吸引了当地民众的目光,受到美国网民的称赞。有美国网民说,爱吃菜是个好习惯,还是中国人饮食上的习惯健康。

  中国人将种菜传统发扬到海外,已经足够让世界惊讶,而种出的菜之受欢迎程度也令人赞叹不已。来自温州的华人尝试在沙漠中种菜,并且让销量创下了迪拜多个第一。

  《温州晚报》报道,距离迪拜市中心西南方向大约50公里的地方,在黄沙漫漫的纳兹瓦沙漠里,却有一座郁郁葱葱的蔬菜农场,农场面积约130亩,种植有30多种蔬果,每天产量数吨。

  农场的主人名叫孙建省,是迪拜温州超市集团董事长。“吃温州超市的菜有妈妈炒的味道,走进我们的农场仿佛走进了爸爸种的菜地。”他介绍这份“绿色事业”时说,希望当地的华侨华人能从他的菜里吃出家乡的味道。

  2006年,孙建省初到迪拜,从一家小超市做起,经过10多年时间,发展为集超市、网上商城、茶业、绿色农场、食品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温州超市集团。

  孙建省说,迪拜的饮食以烧烤油炸为主,蔬菜种类有限,饮食不习惯是很多华人到迪拜后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然而这边蔬菜瓜果基本依赖进口,要么价格昂贵,要么不够新鲜,而且很多食品添加防腐剂、保鲜剂,很不利于人体健康。

  2012年,孙建省斥资逾千万元(人民币,下同)在沙漠中建设蔬菜农场,当时,许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因为很多到迪拜的游客都听过这样的介绍:判断当地某户人家是否真“土豪”,就看其房子的绿化程度。因为在常年干旱炎热、遍地黄沙的阿联酋,养活一棵树每年的维护成本高达3000美元。

  就拿孙建省的农场所在的地方来说,当初也是一片黄沙漫漫的沙漠。他谈起当初那个艰难的决定时说:“当时我就一个人站在这里,面前除了一片沙漠,什么都没有。迪拜一年到头下不了几场雨。但新鲜正宗的中国味道就是我们华人的思乡之情,这条路再难走,我决定做了,就一定全力以赴。”

  除了决心与投入,在沙漠中建设农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首先,在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水源。幸运的是,孙建省用魄力和勇气打动了迪拜当地政府,特批允许他打了6口深度超100米的深井。其次,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从铺设浇灌管道、防风沙围护,到架设变压器拉电、搭盖水冷空调大棚。硬件设施完善了,紧接着就是种植技术。为此,孙建省从家乡请来有经验的农民,手把手地教授外国员工将荒芜的沙地变成了绿油油的农田。

  种菜,不分地域。“管你什么气候土壤,只要想种,就一定种得成。在非洲的维和部队,为对抗非洲恶劣的生存环境,军人们都是一边维和一边种菜。

  中广网报道,2014年中国维和部队第一次到达非洲后,勤劳的中国军人立刻开垦出了几亩菜地,战士们感叹非洲的土地肥沃,西红柿长得都比中国的大好几圈,黄瓜、豆角一个个都疯长。

  所以,“道路两旁种青菜”被称为中国维和部队中的一大“怪”。为何需要把道路旁边的绿化带变成菜地呢?士官郑毅这样说道:“因为这里太缺乏蔬菜了,人不吃青菜不行。南苏丹基本不产蔬菜,中国维和官兵不论工兵大队还是医疗队,也不论带队军官还是普通士兵,人人自己动手,开荒种菜。”

  新华网报道,种菜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意义是多方面的。除了饮食上的习惯之外,其实种菜还有点等同于业余文化活动。维和生活比较单调枯燥,由于战乱地区军人也不能随意外出。于是,种菜跟开展篮球比赛、文艺晚会和健身活动一样,成为中国维和军人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种菜还有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传承人民子弟兵血脉等传统教育成分。在很多维和任务区,菜园子成为外军来访的一个重要参观项目,获得友军的大量赞美。有参谋军官评价说:“当我们在喝咖啡和晒日光浴的时候,中国军人已经在收获他们的西红柿了。”

  中新社报道,不仅是在异国的土地上,在他乡的海面上也有中国人种菜的身影。“在船上种菜不仅为吃,也是一种乐趣,海上就得自己找乐趣。”中国科考船“大洋一号”机匠长赵岩忠细心地将浸泡过夜的黄豆一颗颗埋进自己的“菜畦”。

  说“菜畦”其实言过其实,这只是一方小小的天地,废弃的木箱和抽屉就是苗床。这些苗床位于“大洋一号”一层船尾方向的甲板上,由于前有楼梯后有住舱门,它们只能依狭长地势摆放。这里既能够轻松的享受到光合作用的养分,又有舷梯遮挡不至于暴晒,而住舱的墙板也挡住了风雨大浪的袭击。

  海上种菜有什么秘诀吗?“关键是不能打海水,一打上海水就会淹死,因为海水盐分太高了。”“肥料就是泡黄豆,十天半个月施一次肥”,谈起种菜,赵岩忠颇有心得。

  作为机匠长,赵岩忠常年在主机轰鸣的机舱里,与零件、焊接等涉及机械的事务打交道。对这些幼苗,赵岩忠就像照料孩子,倍加呵护,温馨细腻。赵岩忠说,只需半个月时间黄瓜苗就能长80厘米高。“这茬黄瓜收完,再种第二季,一个航次能种三季”。

  新华社报道,维和、航海,就连南极科考时,中国人也能将种菜技术带到冰封的极地。早在2014年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期间,作为当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之一的“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同时展开了初期实验。

  江西省一名骨科医生王征乘坐“雪龙号”科考船赴南极参加这次科考任务。他介绍说,蔬菜种子是从中国带去的普通速生种子,用一种叫做盐棉块的器皿培育。把盐棉块放入培养槽里,海绵把营养液吸收,通过蛭石基质适度浸润种子,慢慢发芽生长。

  蔬菜房就在中山站医务室隔壁,是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满满地堆了几层架子,上面是各式各样的蔬菜,下面是营养液缸和自动控制系统。王征平时主要做的就是观察液缸的水位变化和传感器里矿物质含量高低,随时加入相应的溶液和纯水。

  在南极为什么不能直接将蔬菜种植在土壤里?实际上中山站附近并非全年被冰雪覆盖,度夏时有部分土地会出来。但依据相关国际条约,为维护南极自然生态链条,任何国家都不能直接在南极土地上播种植物。

  此外,在南极室外常年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的温度下,在冰冻土壤中种植蔬菜水果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科考队员只能尝试在温室内进行无土人工栽培。

  王征先选择了一些成活率高的蔬菜,比如生菜、黄瓜、大白菜来种植。生菜种子3天左右就能发芽,一个月后就可以每周收割一次。黄瓜一次结十几个,一天一个样,成长速度让人吃惊。

  由于各种需求,中国人将种菜技术发扬到全球各个可能的角落。不过,当人们一边在感慨种菜给对故乡记忆的冲击时,又一边在谈论异域种菜所必须要格外注意的事项。

  综合《广州日报》、上海观察者网报道,种中国特有的蔬菜,是在外华人尤其是老人抒发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他们为了子女远渡重洋到异国定居,虽然能享受小家的天伦之乐,但毕竟还是离开了熟悉的故乡。而自己种一些熟悉的蔬菜来吃,通过舌尖上的美味来怀念故乡,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

  有分析称,中国菜园能感染到当地人。中国人重视天伦、热爱自然的传统也在耳濡目染地影响了当地人。此外,中国人酷爱种菜,实际上也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体现。

  不过,也有人指出,在外种菜的华人也要懂得“入乡随俗”,自觉接受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规则。比如在耶鲁种菜,校方也支持这些中国家长们的行为,并为他们提供化肥,只是也要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不许使用化肥。

  在一些公地(尤其是公园和学校)里,有时候也有人种菜,但一般会用于公益,明确收菜以后会捐助给谁,而且一般不能影响“市容”。公地的管理,最差的效果是发生“公地悲剧”,无人管理,无人负责,一有利益一拥而上、涸泽而渔,一有责任作鸟兽散、逃之夭夭。

  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博士分析认为,华人从事与农业相关的职业,主要是市场导向所致。随着海外华人增多和收入的逐步的提升,中国蔬菜和一些适应华人口味的食品需求增多,这是华人“农民”这一与传统观念相悖的职业出现的原因,也是他们的主要优势。

  而如今,随着种植范围和市场的扩大,许多华人“农民”也不仅限于种植蔬菜,开始种植花卉、果木、香料等。

  其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种菜。在土地肥沃、地广人稀的美国,让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去点缀,会让这个多元的国度更绚丽多姿。

小九直播杏彩体育